可事实上,在用兵上朱雄英的确有些见解,但文学上就差得远了。
他只是站在后世巨人的肩膀上,有着超出这些时代之人的见解而已。
专业性极强的诗词歌赋,吟诗作对,朱雄英几乎一窍不通,那些文言文章,朱雄英要读懂也要花一些功夫。
朱允炆却不一样,他可是从小就得大儒指导,哪怕在现代,也能跻身文学大师之流。
制定新的大明律法一事,他应该能帮上不小的忙。
而且,人只要忙起来,就没心思去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。
吕家以及吕氏的事,注定了朱允炆和朱雄英相处时会很尴尬。
但这几次接触,朱雄英发现朱允炆其实还只是个孩子,他之前做的那些都是吕氏让他这么做的。
现在吕氏被软禁,朱允炆也终于展现出了自己的性子,并不让人讨厌。
既然如此,朱雄英也不必和一个孩子计较这些,在血脉上,他们可是亲兄弟。
允熥帮他编纂《天工开物》,正好让朱允炆也忙起来。
“皇兄是说,要我参与修订大明律法?”朱允炆十分惊讶的开口道。
他语气里满是不可置信,还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大明律法的意义谁人不知,它是皇室治理天下的依据,凡大明子民,皆不能违背。
如今,皇兄居然愿意让自己参与修订。
这不仅让朱允炆大吃一惊,同时也不禁兴奋起来。
皇兄心里还是有自己的。
“允炆难道不愿意帮皇兄这个忙吗?”朱雄英看着朱允炆问道。
听了这话,朱允炆赶紧开口道:“当然不是!皇兄信任允炆,允炆很高兴,一定不辜负皇兄的期望!”
言罢,立即行了一礼:“多谢皇兄。”
朱雄英笑着回道:“咱们兄弟何必客气,你是我亲弟弟,这样的事,当然是交给自家人更为妥当,你也知道皇兄,每日要处理的事情很多,能得允炆帮忙,皇兄也能轻松些。”
“但你一定要记住,律法修改事关重大,你在修改制定之时,必要十二分的谨慎,千万不能有一丝大意,律法不仅是国家的规章,它关乎着百姓民生,必要珍而重之。”
朱允炆闻言,面露坚定道:“皇兄尽管放心,允炆一定竭尽全力,绝对办好此事。”
朱雄英欣慰道:“很好,那明日下朝后,我们兄弟二人就一同去大理寺,将相关的章程定下来。”
朱允炆重重点头道:“都听皇兄的。”
朱元璋虽未开口,但脸上堆满了欣慰的神色,他最喜欢看见的,就是如此兄弟和睦的场面了。
因为这件事,心里对朱雄英也更加满意。
毕竟是吕家对不起大孙,大孙还能对允炆毫无芥蒂,实在是有大家气度。
“允炆啊,你皇兄难得开口让你帮忙,你可一定要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。”
“不过,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,要是有不明白的,尽管开口问,你们是兄弟,不用在乎一些虚礼。”
朱元璋颇为开心的点拨道。
见朱元璋也这样说,朱允炆心里踏实不少,开口道:“允炆明白。”
正在朱允炆还在感慨,皇爷爷和皇兄竟如此信任他的时候,朱元璋又开口道:“好了,你先退下吧,咱还有事要和你皇兄仔细商议一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