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拜之后,朱元璋额上渗出些许汗珠来,他恍然意识到,不过就这么点台阶,他居然就累到了。
但这会儿,他心中涌起的不再是颓败和遗憾,而是满心的释然。
他确实是老了。
老了,那就给年轻人腾位置。
朱元璋早前心里下定的想法再度坚定了起来。
他低低喊了一句,“标儿。”
“父皇?”
“传旨,皇太子朱标代咱建国,所有政事奏章交由东宫批阅,皇太孙朱雄英在旁辅佐。”
话落,朱元璋长长舒了口气。
这一仗打的,让他看到了朱标的魄力与改变,虽然这个傻儿子连大孙还活着的事情都忘了传回来。
但总体来说,老朱还是很满意的。
总算不像先前那般是个只会之乎者也,一心只有圣贤的书生了。
自家好大孙更是通过这一战收获了军中无与伦比的威望。
好啊好啊!
儿子和孙子都有出息,不愧是他们老朱家的种!
朱元璋骨子里是一个十分重视亲情的人,可身为皇帝,这个身份不允许他把太多的关爱撒出去。
当老人的,怎么会不想在家里安度晚年含饴弄孙呢?
只是先前,朱元璋实在不放心就这样把大明交到朱标手中。
不过现在,到时候了。
朱元璋这会儿终于能松快松快,卸卸担子了。
宗庙前十分安静,因此朱元璋这番话清晰无比地传进了所有大臣的耳中。
因此,在场众人脸上皆是露出了欣喜之色。
淮西武将这回终于可以把心放进肚子里了,再不用担心朱元璋一个心情不好就拿他们开刀。
文官这边,比武将们更加欣喜和激动。
毕竟大家都知道,朱标可是一个十分向往先贤的太子。
若他执政,必定会施行文治。
历朝各代中,太子的地位是高,但哪一个不是当得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
像朱元璋这般未缠绵病榻却让太子监国的,在别的太子看来,那肯定是对自己不满了,不跪地谢罪就不错了。
可朱标不是别的太子。
朝堂之中,可以说,几乎都是太子党,很多官员都是朱标提拔上来的。
况且,以朱元璋的性子,能说出这样的话来,肯定是真心实意地要放权给朱标。
今年已是洪武十六年,刘伯温已年过七十,李善长、徐达、汤和这些人也都上了年纪。
这帮兄弟们都老了。
朱元璋也觉得自己老了。
他满脸威严地看着大明的下一任皇帝,在他的注视之下,同样也在众臣的灼灼目光中。
朱标一脸肃容,郑重其事地对着朱元璋跪下,“儿臣,遵旨!”
话音落地的一瞬间,朱棣四兄弟率先跪下,齐声高喊道:“恭贺太子监国!”
随后大臣们也是跪倒一地,高呼道:“恭贺太子监国!”
朱标站起身,一举一动间已然有了天子之风。
朱元璋暗暗给他使了个眼色,朱标一开始有些茫然没反应过来,旋即看着跪倒的人群,领会到了自家父皇的意思,朗声道:“众卿平身!”
这一幕算得上是君臣尽欢。
北伐胜利,大明显然已经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而且,经此一役,竟使得文武和谐,太子朱标又得监国之权,可以想见,来日大明是何等蒸蒸日上之气象!
整个应天的百姓们脸上都带着欢欣和雀跃,从他们骄傲的神情中就能看出,他们对于自己是大明的子民,是非常满足和自豪的!